二氧化碳激光打標機的保養維護直接影響設備壽命、打標精度和穩定性,需定期針對核心部件(激光器、光學系統、機械結構等)進行檢查和維護。
?
一、激光器(核心部件)保養
激光管維護
冷卻系統清潔:
CO?激光管多采用水冷(少數小功率機型風冷),需定期檢查冷卻水箱:
每周更換一次冷卻水(建議使用去離子水或蒸餾水,避免水垢堵塞);
每月清洗水箱內部和水管,防止雜質、藻類堵塞水路(可使用專用水箱清潔劑);
檢查水泵工作狀態,確保水流順暢(無氣泡、無漏水),水溫控制在 25-30℃(過高會降低激光管功率,過低可能結露)。
激光管狀態檢查:
每月觀察激光管兩端是否有發黑、漏氣現象(若發黑可能是老化或冷卻不足,需及時更換);
避免頻繁開關機(每次開機間隔≥3 分鐘),減少激光管沖擊損耗。
電源與驅動模塊
每月檢查激光電源接線是否松動、過熱(觸點氧化需用酒精擦拭);
保持電源通風口暢通,避免灰塵堆積(可定期用壓縮空氣吹掃);
環境溫度控制在 15-35℃,濕度≤70%(潮濕環境需加裝除濕機,防止電路短路)。
二、光學系統保養(影響打標精度)
反射鏡與聚焦鏡清潔
清潔頻率:根據使用環境(粉塵多則每周 1 次,潔凈環境每 2-3 周 1 次)。
清潔方法:
用專用鏡頭紙或無塵布蘸少量無水乙醇(99.7% 以上),輕輕擦拭鏡片表面(從中心向外圈螺旋式擦拭,避免來回摩擦);
禁止用手觸摸鏡片(手上油脂會污染鏡片,導致能量損耗或灼燒);
檢查鏡片是否有劃痕、裂紋(若損壞需立即更換,否則影響光路聚焦)。
光路校準
每 3 個月或更換鏡片后,需校準光路:
調整反射鏡位置,確保激光束精準通過聚焦鏡中心(可通過打標 “十字線” 測試:若線條歪斜,需微調反射鏡旋鈕);
光路偏移會導致功率下降、標記模糊,嚴重時可能燒壞鏡片。
三、機械與運動系統維護
掃描振鏡保養
振鏡是控制激光掃描軌跡的核心部件,需:
每月檢查振鏡連接線是否松動(接觸不良會導致圖案失真);
保持振鏡表面清潔(避免灰塵進入內部),禁止碰撞振鏡鏡頭;
每 6 個月在振鏡軸承處滴 1-2 滴專用潤滑油(不可用機油,防止腐蝕)。
導軌與傳動部件
若設備有工作臺移動導軌(如用于大件打標的機型):
每周清理導軌表面灰塵、碎屑(用毛刷或無塵布擦拭);
每月涂抹導軌專用潤滑脂(避免使用黃油,易吸附灰塵),確保移動順暢(防止卡頓影響打標精度)。
升降機構
調焦升降平臺需每月檢查螺絲是否松動,升降導軌是否卡頓,必要時添加潤滑油。
四、控制系統與軟件維護
電腦與軟件
定期備份打標文件和參數設置(防止軟件故障丟失數據);
避免在控制電腦上安裝無關軟件(防止病毒或程序沖突導致系統卡頓);
每月清理電腦緩存、更新驅動程序(確保與打標軟件兼容)。
接線與接口
每月檢查控制卡、數據線接口是否松動、氧化(可用橡皮擦清潔接口金手指);
整理外露線纜,避免拉扯、擠壓(防止斷路或短路)。
五、環境與日常操作規范
工作環境控制
保持設備周圍清潔、干燥(濕度≤60%),避免粉塵、腐蝕性氣體(如車間油污、酸堿霧);
遠離強電磁干擾源(如電焊機、大型電機),防止激光輸出不穩定;
設備放置平穩,避免振動(影響光路和振鏡精度)。
日常操作注意事項
開機順序:先開冷卻系統→再開激光電源→最后開控制軟件;關機順序相反(防止激光管過熱);
打標時禁止直視激光束(需佩戴專用防護眼鏡),避免激光直射皮膚或易燃物;
長時間不使用設備(超過 1 周),需斷電、放掉水箱存水,定期通電開機(防止部件受潮老化)。
六、定期專業檢修
每 6-12 個月:請廠家或專業技術人員進行全面檢測,包括:
激光功率校準(用功率計測試,若功率下降超過 20%,需檢查激光管或光路);
振鏡掃描精度校準(通過專用校準板測試,調整參數補償誤差);
更換老化部件(如激光管、密封圈、磨損的導軌滑塊等)。